越熬越香醇的蘑菇濃湯

從小在家吃的每一餐飯,媽媽總會煮一鍋湯讓我們在飯後喝,記得餐桌上只要還有其他人在喝湯,若我們就開始幫忙收拾碗筷預備清洗,媽媽都會覺得有失禮貌而斥責我們,她認為那樣好像是在催促著要人家快點吃,這樣會讓用餐者感到緊張而影響品嚐食物的情緒,因此「喝湯」這件事在我們家的飲食習慣裡,除了增添飽足感之外,應該還象徵著一頓飯已經“吃飽、吃完”的含義!印象中媽媽最常以豬大骨或小排骨熬製高湯,再搭配竹筍、蘿蔔或瓜類﹍等的當季食材一起燉煮,那些材料雖然看似平凡,卻可以吃出食物的單純原味,以及感受到母親製作料理的心意,在那個壓力鍋不甚普遍的年代,通常都要以小火慢燉一、兩個小時以上,才能煮出豬骨的精華,這絕對不是高湯塊或雞精粉可以調出來的味道;「高湯」毫無疑問地是料理的美味關鍵,熬一鍋好湯從汆燙、洗淨、熬煮到撈沫也許有些耗工費時,但是完成後將它分裝保存在冷凍庫裡,可以用來入菜提味、燉煮火鍋甚至製作醬汁,擁有多方面的用途又可讓食物增添風味,的確是快速方便又健康天然的調味聖品。
西方人也喝湯,和我們不同的是他們偏好濃稠滑順的口感和多元豐富的配料,喜歡用很多根莖類的蔬果來增加澱粉質,因此小小的一碗湯卻是熱量頗高的食物,若是和我一樣也喜歡沾著麵包一起吃的朋友,把這樣的組合當成正餐絕對能填飽肚子;西式濃湯也需要高湯為底,通常我都以牛骨或雞骨加上削切下來的蔬菜根葉一起熬煮,過濾雜質後就是萬用高湯,再以蒸熟的馬鈴薯放入果汁機攪打就可成為濃湯,不需勾芡也不用炒麵糊,若是擔心熱量攝取甚至連鮮奶油都可省略,再依喜好加入玉米、蘑菇,或是蛤蠣、淡菜,想吃甚麼就放甚麼,隨性搭配出一鍋屬於自己的濃湯,由於馬鈴薯的澱粉質經過熬煮會越顯香濃順口,所以燉個一鍋慢慢熱著吃會越來越好喝。

所需食材:
洋蔥(切細絲或小丁狀),蘑菇(切薄片),馬鈴薯(蒸熟後去皮),牛骨(或雞骨)高湯,牛奶以及月桂葉(撕碎)


醬料味粉:
海鹽,黑胡椒粉以及新鮮巴西里(切末)

做法:
  1. 將馬鈴薯和高湯放入果汁機打成濃稠的泥狀備用
  2. 取一湯鍋以橄欖油(或無鹽奶油)熱鍋後轉為小火,放入月桂葉和洋蔥炒出香氣(洋蔥微呈焦糖色),再放入蘑菇繼續拌炒
  3. 待蘑菇變軟出水後,轉開中火將蘑菇的水份稍微收乾,再倒入已攪打好的馬鈴薯濃湯,不斷用湯勺攪拌鍋底至微微滾沸(過程中若過於濃稠可適量加水)
  4. 最後轉為小火慢慢地倒入牛奶(記得邊攪拌均勻)煮至沸騰,加入海鹽、黑胡椒粉及新鮮巴西里調味即可

小提醒:
  1. 將月桂葉稍微撕碎比較容易炒出香氣,煮好的濃湯記得將月桂葉取出,以免久浸而味道過重;沒有新鮮的巴西里也可用乾燥的巴西里香料取代
  2. 喜歡奶味偏重的朋友也可以適量加入鮮奶油
  3. 倒入牛奶時速度要“慢”,以避免牛奶入鍋突然遇熱而油水分離,導致做出來的濃湯表面浮出一層油
  4. 此做法也可改做玉米濃湯:將蘑菇改為一半玉米粒+一半玉米醬即可



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先滷再燻的好滋味:煙燻鴨翅

泡沫紅茶店的人氣小點:烏龍豆干

平價食材的高級下酒菜:塩烤鮭魚皮